或许在生活中,有时候在不经意地一下了总感觉此时此景好像在某一时间段同时出现过。时空机是必然会被发明的,唯一的限制是速度,速度限制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打破,而时空机存在的唯一条件是平行时空的存在,物理这个学科,超级迷人。
经过一个地方,感到似曾来过;遇见一个人,觉得似曾见过。很多人产生过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人脑将很多不重要的细节保存到了你的意识中,当这些信息与现实场景相匹配,就会产生共鸣,但又无法还原到那些细节原有的场景中,便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人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感觉
这种现象不过是记忆系统运转过程中产生的一点小瑕疵。
你坐在咖啡馆里,好友坐在对面,她正在兴奋地和你讲述最近的一次旅行。忽然你的心头涌起一阵异样的感觉。周围的环境,昏暗的灯光,好友的言谈,说话的语调,突然都变得如此熟悉;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似乎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已经完整地经历过一遍。
在西方,这种“昨日重现”的感觉被称为“DéjàVu”。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人经历过这种现象;青年人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平均一年2-3次。
过去100多年里,关于这种现象涌现出了许多解释,包括时光倒流、特异功能、多维空间、催眠、精神错乱等等。近年来,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这种现象;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现象不过是记忆系统运转过程中产生的一点小瑕疵。
感觉眼前的事物曾经见过,这种记忆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再认记忆(recognitionmemory)。再认记忆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回忆”(recollection),你确实能够回想起以前经历过的那个情境;第二种则是“熟悉”(familiarity),你仅仅对眼前的事物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但没法确定它的来源。
比如,昨天你在楼道里见到了一个人,今天又在电梯注意到他,这时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你回想起来昨天确实在楼道见过他,于是把他认出来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对于他的面孔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具体在哪里见过;不过基于这种熟悉感,你也会认为自己曾经见过他。
“昨日重现”现象的产生也与这种熟悉感有关。以本文开头的场景为例,可能你过去经历过一些类似的场景(比如在咖啡馆和别人聊天),虽然你没有意识到,但是这些场景的特征已经储存在了你的记忆系统当中。此时此刻,坐在这个朋友对面,周围的一些线索与你记忆深处那些相似场景的特征(比如昏暗的灯光)匹配起来,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使得你的大脑自动将眼前的场景判断为曾经经历过,从而导致了“昨日重现”的体验。
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发生过
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要想了解我们为何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得先了解人类知觉和记忆过程中的分类原理。分类是知觉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上述3类知觉为例,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这个地方的人物、环境物及它们的方位和空间关系,可能是同时出现的,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3个不同的功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很多类型,知识和感念的记忆被称为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
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们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被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这点),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场景时,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不同的记忆系统与之相匹配。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过要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一般来说,越是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物,人越容易记住,因此如果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高。而在人的一生中,青春期和更年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往往易于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几率都是一样的。
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似曾相识有一个明显的规律——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这是因为人的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产生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会在脑子里留有或多或少的记忆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场景下,这些无意识的记忆被激活,投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之感。
为什么记忆力越来越差
压力过大
适度的压力可以促进记忆力,但压力过大会伤害记忆力。青年人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工作量过大会让人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人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反而增加压力,影响记忆力。
睡眠不足
大量研究证实,缺乏睡眠的人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创造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都会降低。由于平日睡眠不足,大多数年轻人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就喜欢睡懒觉。然而睡懒觉会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时间久了会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身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
过度“宅”在家中
现在的“宅男”“宅女”越来越多,一到休息天就喜欢宅在家里,把时间都花在睡觉、看电视剧这类不需要怎么动脑的事情上。然而,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不愿动脑只会加快大脑的退化,降低记忆力。
长期抽烟酗酒
期抽烟酗酒可能大脑血液供应不足,血流不畅的地方的脑部细胞有可能逐渐萎缩,严重者有可能记忆力逐渐减退并引起痴呆。
吃太多高热量食物
日常饮食应注意减少热量的摄入,多吃水果、干果、蔬菜、鱼肉和鸡肉,可以降低年龄相关的认知下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展的风险。
轻视早餐
早餐是大脑活动之能量源泉,不吃早餐,体内无法供应足够的血糖,会感到疲劳、精神无法集中、反应迟钝。此外,早餐也要营养搭配得当,其质量与思维能力也有密切联系。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达,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上班对着电脑,下班拿着手机不放。这些电子产品所发出的辐射会产生电子烟雾,可影响记忆,导致学习能力丧失、大脑和行为混乱、造成抑郁症。
蒙头睡觉
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期吸进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